婚姻继承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婚姻继承

上海九旬老太将全部财产留给“干儿子”,法院判决遗嘱无效:男子人为阻断老太与家人联系

作者:未知时间:2025-08-29

“本人,王老太,在上海市松江区立下遗嘱如下:本人百年之后,所有财产全部由大儿子老刘一人继承。遗嘱执行人为老刘。”

这份由律师见证订立的遗嘱,却被法院判定无效,还判令“大儿子”老刘返还王老太20余万元存款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

离奇遗嘱引发纠纷

去年4月,长宁法院受理一起遗嘱继承纠纷案。离奇的是,原告老刘与被继承人王老太毫无血缘关系,却凭一份遗嘱将老太的亲生子女和孙子告上法庭,要求独占全部遗产。长宁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徐莉是本案主审法官,发现诸多疑点。遗嘱见证笔录和视频录像显示,王老太将老刘称为自己的大儿子。遗嘱见证律师表示,是经过老刘联系见证,但并未告知他们并非母子关系。

老刘称,王老太早年与前夫离婚,晚年与子女关系不睦,长期住在养老院,还患有骨髓炎。自己自幼学医,常在养老院门口给老人们看病,因给王老太治疗有效果,老人便认他做了干儿子,之后两人共同生活。

2023年11月2日,91岁的王老太在两名律师见证下订立遗嘱,明确去世后名下所有的财产均由老刘继承。一个多月后,王老太在家中摔伤,经医治无效后去世,自己理应按遗嘱继承遗产。

但王老太的孙子小林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说法。他辩称,奶奶晚年一直由父亲大林照料,2016年父亲身体不好,才将奶奶送进养老院,其间仍不定期探望,直到2019年父亲健康急剧恶化无法前往,2020年去世。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,自己去养老院想接手奶奶的养老事宜,却被告知奶奶已于2019年底被“干儿子”老刘以“去山东探亲”为由接走,之后便杳无音信。

“我找山东的亲戚打听,得知奶奶确实和老刘去过侄女家,但之后就联系不上了。我多次加老刘微信,他都不通过。”小林还指出,王老太2014年曾立过公证遗嘱,明确将遵义路的房产留给自己,名下银行存款也应由子女法定继承。奶奶有亲生子女和孙子,怎么会把遗产全给一个外人?

法院判决遗嘱无效

离奇的遗嘱、神秘的身份、各执一词的说法,让徐莉感到疑虑丛生。然而,王老太已经去世,真相究竟是什么、遗嘱是否有效,还需更多证据支撑。徐莉去医院调取了王老太的抢救记录。2023年12月22日的病历显示:“患者已昏迷、呼吸困难六小时,六小时前家属发现呼之不应、口吐白沫、呼吸困难。”但医院上午10点54分才接到120急救电话,急救人员11点05分到达,11点40分宣布死亡。“这意味着,老刘在发现王老太昏迷后,延迟了数小时才求救,严重耽误了抢救。”徐莉分析。

银行流水则暴露了更关键的“谋财”证据。王老太每月有上万元养老金,去世前一年左右,她多年积攒的20余万元定期存款被陆续转成活期,办理业务的都是老刘。这些钱最终通过ATM机取走,每次取款金额都刚好卡在ATM机取款上限,还常常连续数日分多笔操作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老刘在王老太去世后,既没通知其家属,也没办理后事,竟将骨灰撒在了山野,严重违背人伦情理。

综合上述调查,长宁法院审理认为,王老太所立代书遗嘱虽形式合法,但老刘编造国际维和部队人设博取王老太的信任与同情,同时人为阻断王老太与家人联系,致其误以为子女、孙子对其不赡养、不关心,导致王老太立遗嘱存在“动机错误”。该动机错误因老刘欺诈产生,且在遗嘱订立的视频录像和见证笔录中对外表达,已构成意思表示的组成部分。鉴于遗嘱需体现真实意愿,动机受欺诈污染则应认定非真实意思,故该代书遗嘱无效。

最终,法院驳回老刘全部诉请,判令其交还20余万元存款。老刘上诉后,二审法院于7月31日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

转载于公众号:红网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